34、关于加快推进全县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0-05-09信息来源:灌云人大 浏览次数:106

A公开 〔2020〕灌农建议字第6号 关于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34号建议的答复 徐苏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县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科学布局养殖业,加大规模化养殖用地支持 自2019年10月份以来,全县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迅速组织落实生猪养殖用地,共落实生猪养殖用地32处,其中规划养殖用地地块26处(含扩建2处、储备区用地1处),共规划生猪存栏量116万头。结合全县种植用地面积,计算出全县农田畜禽养殖粪污承载量已达最大承载量,养殖用地政策在我县得到了最佳落实。今年3月份,进一步核实生猪养殖用地。目前全县50亩以上可用于猪场建设的地块18个,主要集中在立华牧业、安农牧业两个大型生猪养殖龙头企业,今年计划建设11个,其中新建10个项目(立华4个、安农5个、宏开1个),其中已完工3个、在建4个。项目建成后,将新增种猪1.74万头、育肥猪62.5万头;将有力提升全县生猪产能,为完成今年及以后任务提供强大支撑。 严格按照禁养区调整规划要求,将全县2016年划定的25块禁养区调整到16块,总面积125.55平方公里(未扣除重复面积),比第一次划定少667.24平方公里,取消原方案10块禁养区范围,限养区5块全部取消。 下一步,我们将督促养殖企业加快养殖场建设进度,尽快落实生猪产能,同时做好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二、适当给予当地企业环保补贴,支持种养结合 目前全县现有大型种养结合基地5个,分别为:立华牧业下车场1个,安农牧业曹赵场、杨集场、后埠场等3个,北欧农庄五图河场1个;家庭农场式种养结合基地193个,其中具有典型示范的9个,其中灌云宝丰山羊家庭农场的种养结合最具典型。 2019年度全县畜禽养殖总量305.68万头(万只),全县畜禽废弃物总量41.82万吨(其中规模场产生量28.51万吨),已利用40.93万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97.86%。通过治理,全县共建设堆粪场2.82万㎡、污水收集池6.65万m3,雨污分离管道3.6万m,购置了干湿分离机等粪污处理设备86台套,规模养殖场户与种植户签订了粪污利用协议,将发酵成熟的粪污对接12.8万亩基本农田,全县规模养殖场户粪污治理率100%,规模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连云港炅威实业有限公司、灌云县云沭有机肥厂、连云港沃实特有机肥料有限公司根据需要生产有机肥料、水产饲料;畜禽粪污异位发酵床养殖技术在立华下车场、南岗张正青场、正翔奶牛场得到应用;农牧配套粪污处理建设工程中的连云港立华下车场1000亩种养基地、灌云县安农牧业杨集场1200亩种养基地、灌云县安农牧业南岗场1200亩种养基地和连云港北欧农庄五图河分场550亩种养结合基地等5个示范基地已投入生产。 灌云宝丰山羊家庭农场的羊粪和300亩大棚种植园进行循环利用来实现种养结合。灌云宝丰山羊养殖家庭农场,位于四队镇中南村,占地610亩。其中畜禽养殖基地30亩,现有羊舍3100㎡;种植基地230亩,大棚蔬菜园及鱼塘占地360余亩,花草苗木区98亩。现年出栏优质肉羊3800只;在另一养殖区内现有禽舍1万㎡,饲养家禽1万只。粪污处理区220平米,其中沼气300m3,堆粪场200㎡,污水池100m3,粪污处理设备12台;其中使用粪污500吨。种养场内现有监控等智能化设备2套,实现了种养全天候监控。通过种养结合将种植植物秸秆喂羊(鸡、鱼),羊粪、鸡粪用于沼气发电,沼液用于绿色有机蔬菜肥料,形成循环生产产业链,实现种养结合生态模式、资源循环利用;并向生态循环观光农业方向发展。示范推进“生态养殖+粪污堆积发酵+绿色种植”的生态农业模式,作为中小规模治理的典型,来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了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目前,全县主要利用灌云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来引导全县畜牧业实现种养结合。 下一步,全县将加大示范引导作用,进一步推进种养结合能力。 三、关于建议建设区域化专业疫情监测实验室 我县已建县级非洲猪瘟检测授权实验室1个,立华安农两大企业自有实验室2个,落实非洲猪瘟检测监测排查经费12万元,到4月底,共监测排查生猪规模养殖场207个,当月监测排查场数144个,当月采样监测场数864个;县内现有生猪屠宰企业1个,当月监测排查场数1个,当月采样监测场数1个;县内现有生猪无害化收集处理场所10个,当月采样监测场数6个。 下一步,我们针对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检测能力不足短板,拟新上300万元实验室检测仪器等设备。 感谢您对生猪养殖业的关心,希望继续支持我局工作。 灌云县农业农村局 2020年7月3日 联系人:史瑞军 联系电话:15961357629 抄送:县人大人代联委、县政府督查室